close

 



  首先說選種吧:本人不是特別在乎種鴿自身有沒有成績,但對種鴿的家族競翔史一定要查清楚,上代、平輩、下代的表現是最重要的,這一切都是經過縝密的統計資料分析出來的,選種的“資格審查”很重要,要引進也是同血統至少四只以上比較成體系。我去年公棚獲獎的鴿子的父母親都是沒有參加過比賽的,而且都是引進後第一次作育,但種鴿的家族都是很優秀的,我選擇鴿子是先鎖定優秀家族,然後再選擇裡面優秀的個體,這樣選的種鴿基礎比較厚重。


  說起配對方法,首先要考慮出的小鴿子是做種還是比賽,打地方賽和公棚賽卻又不同,要根據自己針對的目標來選擇要採用的個體及配對方法。


1、“近親留種,雜交比賽”相對“雜交留種,近親比賽”的適用範圍更廣。


2、留種的鴿子最好是“長配長、快配快、穩配穩”,主要講究“優勢疊加”;比賽的鴿子最好是考慮“取長補短”,即“優勢互補”。


3、把自己的鴿子根據血統、性能分為幾個體系,然後不同體系之間進行組合,尤其注重模仿比較成熟的模式的組合,但不要太注重已作出優秀後代的兩個個體之間的組合。比如詹森X凡龍發揮比較好,那就不同路子的詹森配不同路子上的凡龍,首先確定合理模式,然後在種鴿隊伍裡選合適的個體之間進行組合,在個體條件上主要採用差異配。配對實際是個實驗的過程,後代總要通過比賽來檢驗,如果說同一路鴿子在多次同類型比賽中獲勝,以後在針對同類型賽事時要重點使用。


4、事實證明種鴿的品質與輩分高低無直接關係,年輕的活條鴿子後代的骨架和肌肉等發育情況明顯好於年老的死條種鴿的後代,更有希望成為優秀的賽場殺手。


5、配對是個永恆的話題,血統上的“近親配”或“雜交配”,個體條件的“相似配”或“差異配”都有道理也都有很多成功的例子,都是育種過程中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方法,而且互相交融、嵌套,大多數鴿界強豪都是各種方法都用。“近親配+相似配”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小迪迪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鴿舍管理者張茂興 的頭像
鴿舍管理者張茂興

臺灣中興鴿舍部落格:比利時布卡特.艾佛瑞斯特二十七次記錄(阿里冠軍家族銘系)

鴿舍管理者張茂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