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的扎實穩固與否,關係著大樓日後的安危。同樣基礎種鴿的建立,也關係著日後比賽成績的好壞,在鴿界有人終其一生一直在挫敗中重蹈覆轍,有人曇花一現,這都是忽略基礎種鴿的重要性。
 
     比賽是公平殘酷的,沒有任何的偏見與僥倖,只有好壞勝負之分。在現今日益競爭的鴿界環境,沒有頂尖而穩固的鴿系,很難在鴿界中佔有一席之地。賽鴿其實一開始比的就是種鴿的優劣,有人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而不自知,非等到賽後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在鴿界成功的人,永遠懂得不斷的自我提升種鴿的素質,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勇於淘汰·寧缺勿濫
     每季賽後見鴿友欲淘汰自己舍內種鴿時,總是猶豫不決,這羽是大銘鴿的後代,那羽是紀錄鴿的下代,這羽是高價引進的種鴿而捨不得淘汰,種鴿舍總是充斥著一些虛有其表而豪無價值的種鴿。鴿友對「種鴿」應有正確的觀念,何謂種鴿?就是能將好的遺傳,遺傳給下一代。直接的解釋就是能作出成績優秀的下一代,才能符合作種的標準,而不是冠冕堂皇的血統或外在條件。一羽在銘鴿的下代或冠軍家族的後代,並不代表一定具有作種的標準,不管身價為何,如果作不出優異的下代,那也沒有留種的價值。
     種鴿要勇於淘汰寧缺勿濫,少數傑出的種鴿絕對勝過一群平凡的庸鴿。
 
     購鴿勿太主觀自信
      鴿友在選擇種鴿時,總是太過於主觀與自信,認為自己的觀念與鑑鴿能力是正確的。在拍賣會場或任何購鴿場所裡,總見鴿友神情專注地有觀看鴿子,看鴿眼、展翅、摸骨仔細品頭論足一番,而每位鴿友欣賞的角度也各有不同,真能從一羽鴿子的外在條件評鑑出好壞優劣嗎?筆者在這不予置評,只能從客觀的角度分析,如果鴿子那麼簡單?憑外在的條件就能分出好壞,那麼我想今天鴿界不會那麼熱絡,不會那麼多人投入。養鴿千萬別自認聰明,在鴿界臥虎藏龍高知識分子比比皆是,從有賽鴿以來就有人在鑽研鴿子各方面的外在條件,包括鴿眼、鼻、頭、翅膀、骨骼、喉、羽毛、站姿、反應等等,但至今仍是眾說紛紜沒有一個定論,鴿子的外在條件?是輔助飛行的一部分,真正重要的頭腦、歸巢性是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唯有從實際的比賽成績紀錄中去印證,才是最真實實際的。所以鴿友選購鴿子時,應首重家族的成績紀錄為優生考量。
 
     快速正確引進種鴿
     引進的鴿系最好還是能適應國內比賽環境的鴿系為主,國外引進的鴿系,不管其在國外的競翔成績多麼優秀,還是要從頭開始接受考驗。所以鴿友欲引進種鴿時,最直接正確的方式,就是引進同一地區比賽環境下最常入賞的鴿系,引進時最好選擇三代以上連續發揮入賞的鴿系,這樣在素質與遺傳方面較穩定,不至於有太大的落差。
 
     雖然這樣引進的種鴿代價會很高,但買的是別人多年的心血與成果,這是值得的,可以省去許多摸索試種的時間,在短時間內快速的獲得好的種鴿,才能在現今的比賽上與人競爭。
 
     基礎鴿系的建立
     種鴿有人量少質精,有人是多而雜,用不到、不敢用的種鴿閒置於鴿舍,就算作出,自己也毫無信心,偶爾入賞也是一羽白板鴿。如何建立自己的基礎鴿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我測試,將自己舍內種鴿調養至高峰後配對,作出幼鴿實際測試,幼鴿經過成長舍外操訓一個月後,直接跳一百公里的單羽放飛測試,歸返的鴿子再做一次二百公里的單羽放飛訓練。歸返的鴿子休息後再做一次三百公里左右的單羽放飛訓練,最後一次挑選天候狀況較差的日子,再做一次三百公里左右的單羽放飛訓練,殘存歸返的鴿子的多寡,代表著舍內種鴿素質的優劣,經過二、三次反覆的測試淘汰後,留下的自然是舍內最好的基礎鴿系。許多鴿界的名人,早期皆是用此方法建立自己的基礎鴿系,再引進更頂尖的鴿系,與舍內基礎鴿系融合,而自成一系聞名於鴿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鴿舍管理者張茂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