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鴿 | ||||||||||||||
| ||||||||||||||
Columba livia (Gmelin, 1789年) |
原鴿又名野鴿子、野鴿、脖鴿。
特性
生態環境
原鴿原本為崖棲性的鳥,被人類馴化後很快適應城市的生活環境,在城市中很容易看到本種的馴化種群或再野化種群。據1928年的研究,分佈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原鴿營巢的懸崖高度一般都在700米以下。
分佈地域
分佈於印度次大陸的部分地區、古北界南部,引種至世界各地,如今許多城鎮都有野化的鴿群。在中國西北部及喜馬拉雅山脈、青海南部至內蒙古東部及河北,為地方性常見鳥。
知名的鴿子廣場
在許多大城市裡, 有些廣場由於鴿子大量聚集而知名, 在這些廣場上的鴿子通常都與遊客互動親密, 會停靠在遊客的肩上, 手上啄食飼料或麵包, 這些廣場中最大的有下列地方:
- 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en:Trafalgar Square)
- 阿姆斯特丹的大壩廣場(en:Dam Square)
- 雪梨的馬丁廣場(en:Martin Place)
- 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en:Piazza San Marco)
- 貝爾格萊德的塔馬登公園(en:Tasmajdan park)
然而, 這些廣場鴿子也造成了不少糞便污染的問題, 許多廣場上的雕像都變得難以清洗, 有時也會傳出鴿子攻擊遊客的事件, 在歐洲有不少的廣場都開始架設"禁止餵鴿"的警告牌
特徵
原鴿在鳥類中屬中等體型,通體石板灰色,頸部胸部的羽毛具有悅目的金屬光澤,常隨觀察角度的變化而顯由綠到藍而紫的顏色變化,翼上及尾端各自具一條黑色橫紋,尾部的黑色橫紋較寬,尾上覆羽白色。一般而言,結群活動和盤旋飛行是其行為特點,但據1928年的研究,棲息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原鴿飛行迅速而且常延直線飛行並一般離開地面不高。
分辨雌鴿與雄鴿的基本方法是辨別大小,雄鴿的肩膀寬,頭形圓大,腳也較長,脊椎也較長,相反的雌鴿都較短。此外,雄鴿的頸子粗短,頸羽富有金色光澤,叫聲也較強,步伐大,求偶時會一邊旋轉,或是一邊跳躍;雌鴿的頸子細,叫聲也較輕柔。
食物
原鴿的食物主要是植物性食物,包括各種植物的果實和種子,如玉米、花生、芸豆、豌豆、高梁、甜瓜、蒲公英等。
繁殖與保護
巢為乾草和小樹枝搭建成的平板狀巢,中央稍凹,一窩產卵兩枚,卵白色。
原鴿與家鴿
一般認為原鴿是家鴿的祖先,同時有很多關於家鴿重新野化的報導,因此家鴿與原鴿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鴿子的馴化起始於歐洲,早在希臘時代和古羅馬時代,就已經有關於馴化飼養鴿子的記載了。經過很多年的馴化,分化出了各種形態各異的鴿子,如球胸鴿、翻頭鴿等特色品種。而正是這種由於人工選擇而導致的性狀分化,提示達爾文提出了基於自然選擇機理的生物進化論。
留言列表